内地居民买香港保险破局?大湾区保险互联互通新进展!
一个国家、两种制度、三种货币下的保险互联互通!
在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》发布的8个月内,越来越多的规划内容正在依次落地,每一步都万众瞩目。
据证券日报和证券时报等多家媒体或旗下公众号报道,前海跨境保险服务中心设立方案征求意见,保险交易中心也在酝酿!
事关重大,以下援引官媒的部分报道:
证券时报旗下微信号券商中国

证券日报

深圳银保监局表示,“服务中心的实质是服务的跨境而不是金融产品的开放。”
哪些保险产品将参与服务跨境试点?深圳银保监局建议首期参与试点的保险可以包括三类,一是不设现金价值的险种,如跨境车险、意外险;二是与投保人健康相关的险种,如医疗保障险、危疾(重疾)保险等;三是符合港澳可扣税政策的保险,以满足将来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其他城市往来或定居养老的生活需求,如自愿医保、延期年金等。
深圳银保监局表示,在前海设立保险创新服务中心的基础上,远期可研究“单一通行证”制度,准许内地和中国香港保险公司在监管部门备案后,在大湾区范围内探索全方位保险互联互通。
香港明报

2月,官方正式公布《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》,战略定位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:
5月,港媒报道,香港保险大湾区客户服务中心开始选址,内地监管部门提出前海、横琴或南沙的选址建议:
6月,香港保监局主席表示,正在研究落实“保险通”:
7月,广东省政府官网刊登两份文件,一是提出到2035年按照“三步走”安排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;二是提出2018至2020的三年行动计划,提出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任务,在保险业务上要求探索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建设。
8月,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:
9月,香港保监局取代三个自律规管机构,统一规管11万保险中介人:
近几年,赴中国香港购买保险的内地居民呈井喷式增长,同时,在粤港澳大湾区各地求学、工作或养老的中国香港人士也越来越多,跨境保险服务的刚需正不断提升。
2018年到访中国香港的内地旅客达5104万人次,同比增长14.8%。中国香港保监局的数据显示,内地访客在中国香港购买保险的保费在2016年达727亿港元,此后两年虽有所回落,但2018年仍高达476亿港元。从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保险产品来看,约有95%是医疗或保证类型的保险产品。
内地访客带来的新造保单保费在2019年上半年稳步上升,有关新造保单保费高达$263亿港元,占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保费的26.4%。
相比于2018年同期新单保费223亿港元,2019年上半年内地访客总保费稳步增长18%!
征求意见结束后,银保监局的正式方案文件可能还需要上报给银保监会,目前设立前海跨境保险创新服务中心的这一方案仍处在最初阶段,最终版本会否有结果、具体内容都还有较大不确定性,但是金融市场双向开放、互联互通大势可期,静候佳音!
港险大师兄
大湾通
本文由香港保险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jy51888.com/21635.html